邪教是世界范圍內的國際性問題,也是中國的歷史性問題,人類的歷,史始終伴隨著正義和邪惡的較量。邪教普遍以宗教或其它名義為掩飾,從事反人類、反科學、反社會、反政府的勾當,是地地道道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。美國的“人民圣殿教”、“大衛教”、日本的“奧姆真理教”和我國的“法輪功”等邪教都是如此。對于這一社會毒瘤和公害,各國政府都倍加防范,嚴厲打擊。


一、什么是邪教


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的一種神化首要分子,利用制造、散布迷信等手段蠱惑、蒙騙他人,發展控制成員、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。


二、邪教的主要特點


打著宗教、科學的幌子編造邪說:神化邪教頭子,進行精神控制:建立地下組織,進行非法活動;不擇手段地騙斂錢財;反對政府、仇視社會;宣揚世界“末日來臨”。


三、邪教的基本特征


崇拜教主


邪教都宣稱,其教主是掌握特殊法術、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神人,可以用他的神通和法力治病、度人。成員們把教主當成神,頂禮膜拜,絕對服從。而教主則胡作非為,獨斷專行,組織專制結構,建立邪教王國,神化和崇拜教主是邪教的突出特征,與宗教信仰神有著根本區別。


秘密結社


邪教都是反人類、反科學、反社會、反政府的行動詭秘,神不知,鬼不覺,一般都進行秘密活動,建立地下組織,發展、控制成員。、非法斂財


邪教組織-般是通過出版推銷邪教書籍、開設邪教講座、開展迷信服務、出售邪教音像制品、收取咨詢治療費、交納入教費和奉獻金來詐騙成員、聚斂錢財。有的邪教組織通過搞非法經營,偷稅漏稅,成為暴發戶。


散布歪理邪說


最主要的是“末世論”、“劫難說”、 “巫力論”和“天國說”,宣揚神秘主義,制造恐怖氣氛,用以蠱惑人心、控制成員。同時宣稱有一種神奇的方法,不僅可以治病、健身,使人獲得超自然力,從而幫助成員躲避災難,進入幸福的天國。一些有身心問題或意志薄弱的人,往往是這種歪理邪說的受害者。


實施精神控制


邪教詆毀宗教、貶損科學,實際上就是讓成員放棄常人的思維,在思想上、心理上和行為上自我封閉、與世隔絕,以達到精神控制的目的。有的邪教剝奪成員的行動自由和隱私權,用冥想、催眠、欺騙、恐嚇、心理誘導、精神治療等辦法對他們進行控制。在邪教的惡意操縱下,成員的身心健康嚴重損害,易喪失正常人格、判斷力和獨立生活能力,遠離家庭和社會,任憑教主和邪教組織操縱和擺布。

四、邪教的騙人手法


用歪理邪說欺騙人


邪教組織要達到斂財、控制成員等目的,首先就要騙人相信,引人崇拜。為此,他們都精心編造一套荒誕離奇的歪理邪說。這些歪理邪說最主要的有“末世論”、“劫難說” 、“巫神論” 、“天國說”等,這都是古今中外許多邪教慣用的謊言。


用宗教帽子蒙蔽人


在我國,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,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國家法律保護。邪教組織為給自己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,以欺騙群眾,逃脫法律制裁,往往要冒用宗教的名義。邪教偽裝宗教的伎倆五花八門,我們要切實提高對邪教的敏感性和識別力,謹防上當受騙。


用治病、免災誘惑人


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要面臨的自然現象。邪教組織把人生病、死亡和遭受天災人禍與是否信其邪說相掛鉤,并以此作為拉人入會的好時機。誤入邪教的人們,不僅未能消災祛病,反而成了延誤治療、精神失常、家破人亡等嚴重后果。


用鬼、神把戲嚇唬人


邪教常利用人們對鬼、神等虛構的超自然力量的恐懼心理,先把人嚇住,然后又兜售免除恐懼的“法寶”--加入邪教組織。如看相算命、裝神弄鬼等。


用小恩小惠籠絡人


利用一些群眾生活困難、需要幫助、看重實惠的現實情況,投其所好,以小恩小惠籠絡人心,拉人入伙,培養“效忠”意識。其實,邪教組織聚斂的大量錢財,早已被其頭目揮霍和用于發展組織,用于“周濟”的只是皮毛而已。


五、用暴力行為脅迫人


用暴力行為脅迫人,也是一些邪教的突出特點。誤入邪教的人員在看清其真實面目,醒悟過來而想要擺脫邪教糾纏時,邪教頭子就會撕掉偽裝,露出猙獰面目,用暴力手段脅迫其繼續參加其違法活動。五、邪教的社會危害


1、扭曲靈魂,迷失方向


邪教組織利用宗教往往能給人帶來心靈安慰和精神寄托的特點,以宗教為幌子,利用一些人對社會上存在的某些問題的迷茫失落的心態,大肆宣揚世界_上的災難,聲稱只有加入他們的組織,才能躲過劫.難,才能使靈魂升入天堂,才能“圓功德”、“成正果”等,蒙騙教徒,使其迷失方向。

2、摧殘健康,殘害生命


邪教組織編造荒誕的邪說,使無數成員因病貽誤治療時間或死或傷或精神失常。教主還不惜教徒生命,制造集體自殺或綁架、暗殺、爆炸等事件,其殘忍、瘋狂之舉令世界震驚。


3、破壞親情,分裂家庭


邪教組織散布歪理邪說與心理誘導,導致教徒的思想、情意、情感和行為逐漸變得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,孤僻、偏狹、叛逆、敵意,不容親情、不講人性,對工作、生活、家庭沒有責任心。因此有精神疾患家族史的人常常出現種種妄想、幻覺、自殘、自殺與暴力行為,造成家庭與社會的悲劇。

來源:法務內審部